第(3/3)页 但是旁人们不知道啊。 众人对于升空的大号孔明灯非常有兴趣。 不久。 专利司。 管事送走了粮票银行的人,回到自己的公房,泡了一杯热茶,忙里偷闲,在玻璃窗边眺望楼下的街道。 一辆公车驶过,因为有人挡住了轨道,公车的铃铛声不断的响起,路中间的行人才吓得退开了一边。 明显是外来人,不懂北平的规矩。 “外来人越来越多了啊,以后来北平,第一件事就是教他们学会北平的规矩。” 专利司的管事默默想到,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祖籍。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进来。” 一名工作人员推门而入,说道:“军工联合办的人来了,要求调阅孔明灯专利技术。” “又是孔明灯。” 管事无奈的摇了摇头。 今天来翻阅孔明灯专利技术的人可不少。 前日北平城上空升起的巨大的孔明灯,虽然只在空中飘荡了一刻钟的时间,但是闹出来的动静可不小。 粮票银行的人刚走,结果军工联合办的人又来了,后面还不知道会有谁来。 普通人可看不到,但是这些大部门,专利司是无法拒绝的 “给他们看吧。” 管事并不在意。 专利司每日都有人来申请新的专利,而管事的专业素质还是不错的,看得出孔明灯技术有巨大的缺陷。 果然。 军工联合办的人翻阅后,露出了遗憾,看样子并没有太过动心。 但是和粮票银行不同。 军工联合办与粮票银行的立场不一样。 这一天。 在自己的书房里,埋头苦思的学者,被敲门声惊醒,不耐烦的打开门,却看到了前些时日的商人。 商人再也没有了颓废,精神饱满的拥抱住了学者。 “我们的研究可以继续下去了。” “发生了什么事?” 学者莫名其妙的看着商人。 商人大笑道:“军工联合办找到了我,给了我一笔一千元的资金,是资金,不是贷款。” 商人大声的说道。 学者不知所以然,怎么又扯到了军工联合办呢。 “不过这笔钱可不能乱来,但是谁在乎呢,伙计,咱们的孔明灯可以继续下去了。” 经过商人语无伦次的叨叨,听了半天的学者才搞明白。 军工联合办看上了他们的技术,给了他们一千元的研发资金,让他们继续研究这项技术。 要求就是这项技术得保密,归于军工联合办。 当然了。 如果出了成果,军工联合办会给予高额奖金。 甚至成果非凡的话,军工联合办还可以支持他们办理孔明灯工厂,军工联合办会像他们下订单。 “活计,现在我们什么都不用愁了。” 商人顾不上喝茶,拉着学者笑道:“我们现在只需要把孔明灯载人技术弄出来,弄得越好,我们的前景就越大。” 学者同样顾不上。 和之前的一百元本金相比,现在的一千元资金犹如笔巨款。 学者去请了几位有名的技术人员,众人一起来研究孔明灯技术,商讨着如何改进。 而商人很有觉悟,为众人打下手,让学者们全心全意的研究孔明灯技术。 在王纯的冒险精神下。 大明三十一年春。 更大的孔明灯,以及竹筐里安装的成熟的燃具,经过各种精密算法的外形。 还有在需要下降过前的事项中,应该如何提前灭掉煤油炉,准确的控制热流。 好几名学者握着王纯的手。 “小心。” 商人也双眼通红。 王纯笑了笑。 他和一名愿意为高额报酬而冒险的工人,两人一起驾驶孔明灯。 不久。 载着两个活人的巨大孔明灯,在北平城外再一次的升起。 和前番不一样。 这次的孔明灯升空了足足一个时辰。 并且高度也不像年前那样一直的上升,而是一会儿下降、一会儿上升,控制在了一定的高度。 地面的人们担心的看着天空。 不知道上面的人如何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