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靠着现在的噱头,他有把握在粮票银行贷到款,可要是出了事故,粮票银行说不定会顾忌舆论,导致拒绝了贷款。 学者没有理会商人,紧紧的盯着天空。 最后。 孔明灯终于落了下来。 在空中漂浮了半个时辰,煤油灯烧光了煤油,随着孔明灯里的热气逐渐消减,孔明灯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 “啪嗒。” 孔明灯重重的落在地面上。 不久后。 商人和学者,还有其余的人们才追了过来,连忙往箩筐里看去,两只羊虽然活着,但是受伤不轻。 这是项失败的技术。 粮票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予了评估。 商人没有得到贷款。 学者没有理会灰心丧气的商人,而是思考得失。 “升空没有问题。” “升空的时间,可以通过燃料的燃烧来控制,但是需要人在竹筐中控制。” “而人在竹筐中,难以保障下落时候的安全,因为孔明灯下降的速度太快。” 许多事情需要学者自己去理解和思考。 后世很简单的理解,对于现在的学者却是天大的难题。 如何控制孔明灯的下降速度呢。 学者以对事物表层的理解来思考,终于想到了,既然燃烧可以控制升空的时间,是否可以通过降低燃烧的规模,让孔明灯下降的速度也得到控制呢。 目前唯一的难题还是人。 需要人去尝试。 这是很冒险的行为。 “再来一次,我亲自去乘坐孔明灯。” 颓废的商人被学者找到。 商人为学者胆大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议,这人难道不怕死么。 “我没钱了。” “什么?” “其实我是骗你的,我根本不是合记商行的股东。” “你不是广东人吗,家族有人从事海贸。”学者不可思议的看向商人。 商人露出苦笑。 “我家乡的确有人从事海贸,不过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全副身家就拿一百元。” “我家乡的确有人从事海贸,不过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全副身家就拿一百元。” “你。” 学者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狡诈的人啊。 难怪商人一直小气的很。 …… 北平的皇城。 朱高炽举着望眼镜,看着城外郊区的孔明灯。 “真升起来了啊。” 一旁的陈亨不可思议的说道。 身旁一帮人扶着栏杆,人手一副单筒望远镜,许多人看得啧啧称奇。 众人都觉得很厉害。 “你们说,如果乘坐孔明灯,军士往地面丢火药包如何?”陈亨异想天开。 “火药包如何控制,恐怕还未落到地面就已经炸开了。” “加长火绳嘛。” “那要是火绳太长,落到地面不也是被人踩灭了。” “可以摸索出高度,多高的高度,用多长的火绳合适。”众人你一言我一言。 朱高炽却没有怎么说话。 孔明灯为何没有成为热气球。 在三国时期生产力不足。 材料也不足。 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能浪费这么奢侈的布料呢。并且市场前景也没有,军事作用也不大。 一直到宋朝。 宋朝是最有机会成为热气球的。 因为宋朝有市场。 但是宋朝的外部环境太恶劣,北宋的灭亡,南宋的维持,对于社会的稳定太具备破坏性了。 那么到了元朝。 市场失去了活力,汉人失去了主动性,工匠一代不如一代,乃至许多技术断层。 明朝因为元朝的惯性,社会的活力不足,在恢复北方人口和生产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技术上也没有恢复到宋朝的水平。 法国热气球的发明,本身是当做稀罕物,商人从市场上获得老百姓们的门票而已。 和磷的意外发明,以及盈利模式是一样的社会环境。 市场有利可图。 因此朱高炽并不是很看重现在的热气球。 如果商人弄出了热气球,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同样只能当做吸引百姓们观看的稀罕物。 只有当生产氢气的技术发明了出来,才能有一定的军事价值。 朱高炽看不上现在的热气球,因为他知道更多的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