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打击,让他突然间醒悟。 现在不是太子时期了,当年他们在藩王面前轻易可以做到的事,现在已经变了。 要是太子还在。 叶希贤再一次感叹。 不是他们当年计划周密,让藩王不敢反对,而是藩王们不敢违背太子。 …… 应天府。 齐泰和黄子澄在东角门密谈,皇太孙朱允炆在乾清宫为朱元璋泡脚。 太医院有位老名医,开了泡脚的药方,短短的时日就让朱元璋减轻了痛苦。 所以无论炎热还冷,每日都会泡脚用来养生。 朱允炆仁孝之名传遍应天府。 今天他又亲自来为爷爷泡脚,减轻爷爷的病痛。 “你觉得叶希贤想要用高勉之事当做突破口,用来打击燕王的权势,此事能否成功?” 朱允炆最信任的是自己的先生黄子澄。 那么当下朱元璋比较看重的就是齐泰。 俩位“新派”人物,联合地方上名望高的方孝孺,逐渐成为皇太孙的旗帜人物。 朱元璋老眼昏花,许多事需要官员来讲解。 齐泰由朱元璋亲自赐名,深得信任的后进,如今已被提拔兵部左侍郎。 他现在比兵部尚书茹瑺说话都管用。 因为他常陪朱元璋身边,朱元璋会咨询许多事情,此人丰富的知识,面对朱元璋各方面的问题都能回答的上,并且详细无比,有条有理,无可挑剔。 相当于朱元璋的顾问。 整个朝堂这些年,齐泰可以说是陪伴朱元璋时间最久的官员。 包括整个国家的国防情况,齐泰知根知底。 听到黄子澄的问题,齐泰摇了摇头。 “如果叶希贤还是指望原来的一套方式,只怕这回会让他失望了。”“你认为叶希贤会失败?” 黄子澄不太相信。 齐泰和黄子澄性格不一样。 黄子澄喜欢先易后难。 而齐泰则认为擒贼先擒王。 这是两人的作风造就的不同。 齐泰了解国家兵事,所以在削藩时,坚定的要先拿朱棣开刀,率先拿下硬骨头,不给朱棣留机会。 而黄子澄喜欢谋略,先从势力更弱的藩王下手,以势压人。 最终的结果很清晰。 黄子澄的计划是错误的。 严苛至极的削藩之策,反而让藩王们获得了不少同情,对朝廷的声望受到了打击。 因此才有朱允炆喊出莫要伤我王叔的话,力求挽回自己的声誉。 朱允炆对朱棣有个屁的感情。 最后朱棣造反喊出的口号,颇有些“理直气壮”的味道。 “前些年诸王进京,皇太孙还要向藩王们行叔侄礼,从那时候就已经变了。” 齐泰惋惜的说道。 “这是礼。” “这是固执。” 两人各自争了一句,随后转移了话题。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还得看圣人。” “现在燕王的权势已经这么大了,再不加以阻止,真的就任由燕王的权势发展下去吗?” “圣人心中自有主意。” “这可不像伱。”黄子澄露出纳闷的眼神。 “等会进去后你不要说话。” 殿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