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单是一个曲州的人,已经无法满足到他们的需求了。 李二郎干脆带着人,到了广陵道其他的县府招人。 工钱开得高,福利又好,而且还有王府做保证,苏誉又在整个东南一直贤名远播。 其他的县府那些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人也都愿意来干活。 最重要的是,招人那边说了,过年是有假期可以回家的。 等到过完年后,再过去继续干活。 过年前赚一笔钱,还能回来过年。 自然引得大家踊跃报名。 很多人村里留下差不多的劳动力后,便成群结伴地过去报名。 苏誉老家所在的白坡县虽然离得远,也有不少人收拾行李跟着到了这边准备干活。 就连先前与苏誉有过摩擦的宋家村人,也有不少青壮年趁机报了名。 本来还担心苏誉不招他们,结果压根就无人在意。 招人的人在去苏家拜见过苏誉的大伯和小叔家后,便公事公办地办好了一切。 招人花了一个多月,中途下了几场大雨。 期间李二郎带着有经验的人一同上山下山,终于在大批人来之前把路给规划了下来。 砍树、挖石头,平土坡、填坑洼,地面来回夯实。 一段路很快就初具规模。 后续的路段继续挖,前面的路便要开始浇筑水泥了。 看着这些灰色的泥浆,众人都非常好奇。 有些人甚至想要伸手去搓一下刚刚被刮平的水泥。 结果这东西还没晾干,一搓就就出现了一个洞。 “别动!” 这人的动作被人喝止,“这段路要晾七天左右,期间谁都不能碰!” “大人,这东西是什么?我们看着不像黄泥浆咧。” 有个人好奇地问。 那个身着士兵服装,负责监工的自豪地说:“府君说了,这叫水泥。” “有了它,这山路会比咱们城里的路还结实平整!” “那这东西,岂不是很贵?”那人又问:“铺一条这么贵的路去胡族,是不是太过铺张浪费了一些?” “你懂什么?”那士兵不高兴地说:“府君的安排肯定没错的。” “你们……” 他话没说完,突然看到山路的另一边,跑来了一个人。 那人应当是被派去修后面路的其中一个,他手中拿着一根箭矢跑了过来。 “军爷,刚刚我们在那边修路时,一支箭突然射出来,箭上面好像绑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