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镇正书看了一眼柳副书说事儿是她引发的,她分管人事,就应当去处理这事儿,其他同志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柳副书立马瓜了,似乎有千斤重担压在肩上。 诸位看官应该晓得,大凡做官,上面都有人照着。 这丫上面也有人,遇上难事了肯定要找去干爹,会开了半天早过了饭点,此女不顾饥肠响如鼓,开着新买的小奥拓就往县城里跑。 话说赵炳炎骑着摩托出来,看到桥头的黄孃家常菜门口热气腾腾,不少人在那里排队吃饭,心道也该吃午饭了。 他把摩托停去黄孃后院,从小门进去找座位。 一个中年汉子见他进去马上喊他:“赵主任,是赵主任嘛,来来来,一起吃。” 他的脑子里立马浮现出此人的信息,姓梅,是个木匠出身的小包工头,通元人为了避开梅、霉不吉利的谐音,都喊他喜哥、喜师。 赵炳炎也不客气,笑呵呵的走过去坐下说那就多谢啦,喜哥。也真是饿了,拿起筷子就吃。 喜哥说道:“好久不见赵主任了,身体都好啦?” 赵炳炎说好多了,这人要吃饭,还得干活。 喜哥不屑的说他们是公员,国家养着,旱涝保收,调侃我们老百姓还差不多。 他说自己因为生病没上班,都被开除啦,和喜哥一样的都是老百姓。 喜师当即一愣,端着酒杯的手石化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