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云英掌上身-《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3)页

    那么为何现代部分史学家,却批判孔子是愚民思想呢?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不足。

    例如又见云英掌上身。

    明明是借用赵飞燕掌上舞的典故,夸赞云英的身材好,却被后人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读书人骂云英,就是说又看到了她被别人用手掌玩弄的身体。

    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想要理解古代文化,需要知道甚多的典故,对于寻常人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

    更不是后世用字面理解的方法,去分析千年前的句落,往往得出的意思是牛头不对马嘴。

    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何鄙视普通人的原因,一句话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并说了出来,引得读书人嘲笑。

    这属于文化垄断的一种表现,朱高炽要改变这个机会。

    “因为学校的改革,添加了许多的科目,也减少了许多的内容,如果古经义不能清晰的标注出来,恐怕越往后带来的误解越大。”

    “所以我想要以国家的力量,搜罗天下的书籍,涵盖所有行业,经过严格的注解,来制作出书籍宝典。”

    朱高炽的话音刚落,大殿内的气息跟着加重。

    这可是青史留名,政绩卓然的差事,殿内的大臣们立马红了眼睛,非自己莫属。

    解缙嘴角微微翘起,他既然愿意帮皇太孙殿下改注经义,早就约定好了,会有自己的位置。

    “此事重大,需要从长计议,先不急。”

    朱高炽扔出了诱饵,吊住了大臣们,然后看向杨荣,故意不看其余的大臣。

    见状,按下心里痒痒的兵部司务杨荣,认真介绍起交趾目前的情况。

    “我朝平定交趾之迅速,前所未有之。”

    杨荣的话,让大臣们面色好看了起来,每个人忍不住高兴。

    收复安南的功绩。

    他们当朝的每个人都有好处,后人提起这件丰功伟绩,可谓是众正盈朝不是。

    一个杨渤,抹黑不了他们的功绩。

    “交趾离开中华四百余年,宋朝未能收复,元朝未能征服,只有我朝上下一心,短短一年光复,可见人心所向。”

    听到这里,朱高炽没有反驳。

    的确是上下一心,人心所向。

    大明的朝堂,对于这件事全额支持,而黎贼父子的防御,做得其实非常好

    黎贼父子从揽权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对抗大明的准备,进行了长期的作战布局。

    大明的胜利,除了自身的国力,也有安南的人心所向。

    “大军前番传回来的军报,我军取东都,无一人阻止。”解缙也笑道。

    “罪盈怨积,海内离心。”

    殿内气氛转好的时候,杨荣突然话锋一转:“我军取东都,无一人阻止,更可见交趾大户的实力。”

    “杨公的意思?”

    解缙纳闷的问道。

    “太子殿下想要扫除交趾的隐患,否则大军离开的那天,就是交趾乱起的时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