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既然堵不住就彻底放开:大明的人口起飞-《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赵胜的七名学生,难过的看着他们的导师。

    他们措手不及。

    不光社会上满是痛骂他们导师的声音,连带着京城国子监的许多师生也无法接受他的导师。

    京城国子监的领导层,发生了激烈争执。

    有人提出要开革赵胜。

    赵胜原来是北平国子监的教谕,后来支援京城国子监的改革,本来是受到重用的。

    他们这七名学生,也从北平国子监随着导师来到了京城国子监读书。

    “我本来还说让你们师母带着家人过来京城,你们回去北平后,告诉你们的师母,暂时不要南下了。”

    赵胜并没有因为社会的痛骂而萎靡,不过脸色到底苍白了些。

    如此大的压力,谁都会感受到痛苦。

    “先生,不然您也调回北平吧。”学生提议道。

    先生在北平有很多老关系,必然不会像在京城,京城的局势太复杂了。

    赵胜摇了摇头。

    “我走容易,可是我走了,谁还能帮皇太孙殿下分担呢。”

    “皇太孙殿下都没有开口为你说过话。”

    一名大学生为自己的导师打抱不平。

    这项研究是皇太孙提议的,他的导师才往这个方向做调研,于是有了成熟的报告。

    报告也是皇太孙看过,结果人们都只骂自己的导师,而皇太孙仿佛没有听见一样。

    “你不懂。”

    赵胜喝止了弟子,“皇太孙殿下的位置很敏感,国家大事他是不能轻易表态的。”

    人们的矛头可以对向自己,但是绝对不能对向皇太孙殿下,如此的政治觉悟,赵胜并不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

    皇太孙是国家未来的核心政治人物,必须要保持在国家百姓心里的形象。

    他只能幕后引导,并不能站到台前亲自下场。

    “皇太孙殿下是有苦衷的。”

    周承志开口说道。

    他们家当年得到过皇太孙殿下的亲口关照,自己的父亲才能尽快的解脱出来。

    这份恩情,哪怕皇太孙殿下可能并不记得自己,但是周承志一直放在心里。

    “我最近不太好去上课,也不好出门,你们的研究的课题却不能停下。”

    赵胜想了想,说道:“在京城研究,不如去北平,那里的现象更为严重,具备了代表性。”

    众人听到导师让他们回北平进行研究,纷纷面露喜色。

    谁不想衣锦还乡。

    和以往不同,他们是带着课题回老家的,想想都让人激动,好好的在乡亲们面前表现一番。

    赵胜掏出了一笔钱,由周承志保管,负责他们在北平的吃住行。

    经费赵胜有。

    虽然课题是他为学生们布置的,还是可以调用一点的,这点权利他并不缺。

    七名大学生在京城火车站,买了去往北平省府的车票。

    因为他们穿着学士服,引起了人们的目光。

    应天府从府学到县学进行了改革。

    除了继续免费读书,把以往发给读书人的米粮改为了学校免费的伙食。

    读书人可以在学校的伙房免费吃饭和住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