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古未有之事啊。” 一名长者感慨道。 “燕世子当众说他自己是打下的天下,以后岂不是马上皇帝。” “真是一出闹剧,滑天下之大稽。” 许多人知道燕世子今日入京,都赶来看看这位搅动大明的风云人物。 “也就是圣人爱子心切,而燕王也是气运加身。”有人笑道。 圣人的几个长子都死了。 这不是朱棣的运气是什么。 此时。 迎面来了一群太监,和队伍的官员寒暄了一番,拜见了朱高炽,加入了队伍之中。 百姓们当做稀罕的事情纷纷看个新奇。 而官员们面色复杂。 储君说换就换,其中原本和储君交织好了关系的人,心情忍不住的烦闷。 也有部分人期盼着。 能与新的储君攀附上关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储君也是如此,换了新的储君,同样是朝堂势力的洗牌,谁都想要占据更好位置。 御史景清面色复杂。 从当初知道黄子澄竟然打探过圣人的龙体,景清当即和黄子澄划清界限。 维护储君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手腕无法认同。 打探圣人的龙体,在景清眼里已经是大不敬,没有忠义的作为。 “黄子澄把希望放在圣人的龙体上,看来他的消息是错误的。”景清忍不住想到。 他前些时日见过圣人。 圣人不但面色红润,说话也比去年要中气足了,哪里有黄子澄从御医口中探出来的样子。 他是忠君的。 圣人龙体安康是景清愿意的。 可圣人龙体安康,也意味着储君的地位不稳。 毕竟圣人亲自发出的旨意,谁也无法让圣人收回,那么下面的人又能如何呢。 就算皇太孙一系拉拢了不少军中将领又能如何。 难道还有人敢造反不成。 “大势所趋啊。”景清喃喃道,“难道真的是天命如此么,燕王有天命在身。” 朱高炽从厢窗看着外面的景色。 直道,两旁的建筑,树荫下的深井,让开一旁的百姓,收起摊子的摊贩们。 同样。 无数的人正观望着朱高炽。 朱高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是这样的场景入京。 从最开始的时候,他想到的是跟在朱棣身边,骑着马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入京。 “人算不如天算。” “如今对于天下百姓是最好的,可是对于自己,到底未来如何,还要看朱元璋心意。” 朱高炽收回了视线。 越是靠近皇城,周围的人口少了起来,多了些朱门大院豪宅。 已经看到皇城的轮廓,朱高炽有些紧张起来。 如果不是朱棣在皇城,更有他的书信,朱高炽是绝对不会这般轻易入京的。 当朱棣也要求他入京的时候,他就没办法反对了。 “希望朱元璋和历史上一样,有多么放任朱标,就多么放任自己吧。” 朱高炽只能如此想到。 这也是促成朱高炽进京的原因之一。 和平入京。 国家元气不伤,有朱元璋和朱棣的支持,朱高炽可以放手进行大明的工业化社会推动。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从这方面来看,倒是利大于弊。 队伍终于抵达了皇城。 皇城的大太监们小跑过来,远远的磕头,恭请朱高炽下轿。 朱高炽跟着众人,在人们的簇拥下从宫门进入了皇宫。 像个木偶似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