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强大的支撑-《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3)页

    很快使用到了自生火铳,哑火率直接降低到了一成以下。

    根据技术人员们拿去各地,在各地不同温度和环境的试验中,北方越是寒冷的地区,哑火率越高,最高达到一成五,在南方的哑火率更低,普遍只有又五成左右。

    比起原来高达六七成的哑火率,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可以成为军队使用的武器。

    洪武三十年十月,第一批五千杆的自生火铳,投入到军中,首先装备给王府卫队。

    很早就已经发明出来的燧发枪,终于开始大规模投产。

    “好事连连啊。”

    朱高炽受邀,前往军工厂区,参观各项新式装备的成果,随同而来的还有大量军官。

    各类炮其实都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原型。

    包括地雷,水雷等等。

    哪怕是手榴弹,中国宋代就有了原型,只不过采用的是火绳,需要点燃后投出。

    在宋代之后,十五世纪西方第一批手榴弹,和宋代的技术原理是一样的,同样需要点燃火绳。

    一颗没有装火药的手榴弹,朱高炽拿在手里,里面有按照回字形装入的拉火绳。

    垫片,铜丝簧,铅管,导火索等。

    无法言明的方式,朱高炽来了兴趣,拉开后,往远处的空地上丢去,当然了,没有发生爆炸。

    “主要靠……摩擦点燃火药。”管事笑着介绍道。

    “今年下半年,各项成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不断的突破,离不开各厂区工人们的努力。”

    朱高炽笑道。

    “我代表工人们说句话,这都是应该的,为了工厂,不就是为了自己。”管事说了句漂亮话。

    朱高炽没有出声,对这名管事的印象变差了。

    小王爷的不高兴,人们感觉到了,那名管事脸色也紧张了起来,不敢在乱说话。

    在厂区,朱高炽见了工人们。

    “吃的怎么样?”

    “工作辛不辛苦?”

    胆大的工人笑道:“工作当然辛苦,咱是钳工,高炉旁永远是大汗淋漓的。”

    正当管事们忐忑的时候,那工人又笑道:“不过咱是工人,干的就是这份活,一家老小都指着我呢。”

    “能养活一家老小,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我其实不觉得辛苦,越干越有劲。”

    朱高炽竖起了大拇指。

    少年是社会的希望。

    但成年人永远是社会的顶梁柱。

    朱高炽并不认为工人在讨好自己,因为原来的他,不也是这样的么。

    再辛苦的时候,只要家人活得好,能为家庭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他就不觉得辛苦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