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这可是昭告天下的储君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3)页

    如今的局面,又不是傻子的官员们,他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多,更没有掀桌子的实力。

    朱棣顺着朱元璋的话,也提出了早就诞生的想法:“儿臣也想成立内阁。”

    明朝的内阁制度,就是朱棣正式弄出来的玩意。

    一则没有朱元璋这么好的精力,大事小事事无巨细都能亲自批复,二则朱棣更忙于军事,需要有内阁成为皇帝的助手。

    由内阁对国家事务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由朱棣决定是否采取。

    朱元璋盯着朱棣,“才治理国政不到一年,你就要投机耍滑?”

    “儿臣不敢。”

    朱棣露出苦笑。

    他是真的理解大哥了。

    这就不是人干的活。

    朱元璋看着廋了几分的朱棣,也开始了沉思,不久,朱元璋摇头说道。

    “官员不可信,你今日放权一分,官员说不得就能懈怠三分,最后苦的还是天下百姓。”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把话说死。

    “既然你儿子已经施行了内阁,先看看北平的成效,等过几个月他来应天府,你们父子再来商议此事吧。”

    朱元璋虽然觉得身体好受了些,但毕竟七十岁的人了,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咱对他在北平的事情很满意,谁都没有想到他会妥协,能懂妥协的道理,咱对他很放心了。”

    朱棣露出了笑容。

    不久。

    上海县水师迁移驻地的旨意下达了兵部。

    兵部尚书茹瑺看着太监送来的旨意,久久的说不出话来。

    得知消息后的兵部左侍郎齐泰,急忙赶了过来,向茹瑺确认了是否属实。

    “的确如此。”

    茹瑺点点头。

    齐泰忍不住说道:“这算什么嘛,国家大事成了自家的儿戏。”

    “算了吧。”

    茹瑺感叹道。

    黄子澄对他的排挤,还有皇太孙偏袒黄子澄的态度,都让茹瑺内心消沉。

    齐泰也不知道说什么。

    上面有圣人压着,他们就是想要为皇太孙出力,也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发力。

    好不容易整编出来的水师,说调走就调走了,只为了给燕世子让路。

    恐怕圣人有易储之心的舆论,好不容易才平息下去,这回立马又要复起了。

    齐泰内心迷茫,他也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有人说,当北平与京城的铁道通车时,就是燕世子入京城的时候,你怎么看?”

    齐泰没有回答茹瑺的询问。

    他更不知道皇太孙的未来如何,这可是昭告天下的储君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