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打不过就加入-《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山东济宁。

    一支山东工程集团旗下的铁道工程队,数千人的队伍正在施工,这天来了许多的百姓。

    领头的乡绅喝止,不允许工人们继续施工。

    施工队伍的班头,出面解释道:“我们施工的路线,这些土地都是花了钱买下来的,并没有占别人的田地。”

    “我们不管,你们在这里修建铁道,影响我们的风水。”乡绅大声的说道。

    老百姓不愿意卖田,是因为无利可图。

    但是中华重工为了保障铁道的顺利修建,除了出钱买田调拨了大笔的资金外,还给了安置措施。

    愿意把田亩卖给铁道工程队的,还会分配工作,每年十二元钱的工钱。

    包吃包住,还有各项的隐形福利,例如低息贷款等等,一年的工钱比得上三四年的收入。

    这是开支最大的一笔。

    当下山东的人口虽然有五百余万,但是比起后世的人口远远无法相提并论,还有大量的荒地可以利用。

    甚至在阻力最大的地方,直接借用直道。

    乡绅不允许铁道施工队施工,铁道施工队自然不怕乡绅,坚持要施工。

    乡绅可不怕事,领着乡亲们和工人们打了起来。

    地方官府偏袒乡绅,判了铁道工程队停工,并且处以罚金,赔偿乡绅等人的医药费。

    不久,朱高燧带着军队来了。

    在地方官府的衙门上,派士兵把乡绅抓来审判。

    “首先,铁道施工队在自己的土地上施工,其次,你无故阻扰别人施工,还蛊惑不知事理的百姓闹事。”

    “铁道施工队耽误了五天的工期,还有工人和百姓的伤药费,都是因为你而起。”

    “你要赔偿一万两银子,弥补施工队耽误的工期,以及双方的伤药费。”

    朱高燧当了回县太爷。

    乡绅自然赔不起的,朱高燧没有客气,不顾其余乡绅的求情,直接没收了此人的土地和资产。

    “我大哥说了,愿意讲道理的,大家就一起讲道理,不愿意讲道理的,我们老朱家奉陪到底!”

    朱高燧当着一众乡绅的面,一点不给情面的威胁。

    朱高燧成为了万厂万矿工业大计划,以及开发大建设计划,在山东最大的支持者。

    近十万名铁道工人,散布在山东各处修建铁道段。

    山东的各家粮行被强硬关门,取代的是粮点,由北平布政司和中华重工派人来组织工作。

    “新规规定,民间不得私自贸易粮食,违者以走私盐论罪,粮食只能由粮点收购,市面上也只能有粮点开设的粮铺。”

    “去年北平粮点的粮食收购价才一钱六分六厘每石。”

    “什么。”

    “这么少?”

    “欺人太甚啊。”

    乡间,大户们怨声载道。

    “招工啦,招工啦。”

    “中华重工总部招工。”

    “合记招工。”

    “西山煤矿招工。”

    “塞北开发建设集团招工。”

    “山东焦炭炼制一厂招工。”

    “山东冶铁一厂招工。”

    “济阳农机厂招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