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美国农场主平均两千亩以上的耕地,人均收入为十二万以上美元一年。 而美国中产家庭人均收入为七万美元。 这就是现实。 工业化商品的产量高,利润高,人均工资涨幅快。 而农业收入水平想要追赶上,必须提高人均耕种面积,这即是自然道理。 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人均十亩地可以满足人的肚子需求。 但是在工业社会中,面对无数的商品而无法购买,只能过上填饱肚子的生活,就显得很贫瘠了。 在工人们一年六七万,七八万的收入下。 十几二十亩田的农民,年收入三万上下,显得很无力,只能通过农民工的方式,增加家庭收入。 “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红利,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个先后。” “我选择了军户。” “因为没有强大的军队,再富裕的社会,也只会引来更多的强盗,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保住文明发展的成果。” “想要尽快让所有人加入工业化发展的福利中。”朱高炽指了指周围,“那么这里的实验田。” “只有这里的实验田尽快成功,并且深度化改制下去,让北方军户全部落实政策。” “那么我们大明有了强大的军队,就可以支撑天下种地的百姓,都有百亩的田地。” “所以你们的责任重大啊,实验田的模式要尽快摸清楚,把一些不足的地方改进,尽快的推广开来,让天下百姓最快的加入到工业化发展的红利之中。” 杨士奇明白了。 心里只觉得沉重。 朱高炽露出笑容:“你来北平的晚,不知道我常年提出的口号,军人优于一切。” “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在各方面都落实贯彻下去的。” “越是和平的年代,军人的地位和待遇越是要远高于民户,否则人家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要去战场上赌性命呢。” “谁不希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和和美美,不缺吃不缺喝,谁又愿意去战场上卖命呢。” 朱高炽感叹道。 崇高的使命是必须的,这是精神条件。 而物资条件更是不可或缺的。 杨士奇没有了问题。 山东的问题来了。 朱高炽板着脸。 “去问问徐祥,他的任务是什么,能不能干,不能干就滚蛋,让给能干的来干!” 朱高炽毫不客气的说道。 他是打出来的天下。 实验田推广开后,他就是军户们的神! 朱高炽的威信,已经在北平全方位的提升,任何人都无法动摇他。 受到朱高炽原封不动的公文,徐祥黑着脸。 “开炮!” 一日下乐安,三日活捉齐王。 山东定。 有家人入北平,祝贺燕世子之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