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错过的从龙之功-《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旗台上有三根高耸的旗杆。

    旗台的一侧,是三角形的阅兵台。

    朱高炽站在阅兵台上。

    台上还有陈亨,房宽等高级军事长官。

    三门火炮。

    “鸣。”

    “礼炮。”

    当朱高炽抵达阅兵台后,不久,一名穿着和中华重工第三代工衣类似的军服军官,拔出指挥刀,大声的喊道。

    每门火炮有五人,只装填了火药,听到声音后,立刻点燃了火绳,不久大炮轰鸣。

    声音很响亮,但是没有动静。

    总共发射三轮炮声。

    “阅兵。”

    “开始。”

    “踏踏.踏.。”

    三名分开的武官,武装带束身,脚下踩着军靴,发出有力的脚步声,整齐而深沉。

    每名武官举着旗帜,身后各跟着两名武官。

    然后就是武官方阵。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经过阅兵台。

    “刷。”

    方阵前面的武官,突然放下指挥刀。

    “向右看齐!”

    “礼!”

    “哗啦。”

    武官们放下斜举在胸前的鸟铳,变成向前,刺刀向上,露出白刃的“波浪”。

    武官们各个穿着军靴。

    他们身体的起伏一致,明显经过了严格的训练。

    朱高炽看到了周兴,庄德,张玉,卢震等熟悉的辽东将领,甚至还看到了杨文,吴高。

    杨文是军职最高的,比房宽,陈亨等人的级别都要高。

    他本可以直接站在阅兵台上,但是他主动要来学堂学习,培训了几个月。

    至少在朱高炽眼中,眼前这些辽东将领目前的举止,已经符合新军军官的标准。

    但是实际上吸收了多少知识,最后还是要通过实际才能得出结果。

    不过这些将领都是名将,经历过多年的实战,有指挥军队的成熟经验。

    未来陨落在靖难之役。

    对朱棣造成了很大麻烦的将领们,并不是他们才能不如人,有时候风口又很重要。

    “起旗!”

    “唱军歌!”

    旗台上。

    三面旗帜飘起,中间一面是大明旗,左边一面是燕王旗,右边一面是新军军旗。

    一名军官在口令声中,同时放下指挥刀,斜指向地面,另外两名武官拉动绳索起旗。

    台下。

    近两百名武官整齐的站立,整齐的伸出右手,仿佛人们在挥手的动作。

    但是考虑军中严肃性,最后形成了笔直的身手,犹如长枪般。

    阅兵台上。

    朱高炽没有行军礼,因为他不是军人,而是行注视礼。

    身边的陈亨和房宽行军礼。

    “尊王命,听指挥。”

    “爱百姓,卫财产。”

    “不贪墨,留公心。”

    “说话有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