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朱棣的决定-《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3)页

    可是北平的规模如今有多大,北平的势力就有多广,这是必然的现象。

    那些商团,商行们乱成了一锅粥。

    张贤才板着脸,半个月前脸上的兴奋消失的无影无踪,他来到了张德辉面前。

    “父亲,我们该怎么办?”

    张德辉自从过了六十大寿,家里的生意全部交给了长子打理,对外面的事不闻不问。

    庭院中有几口大水缸。

    大水缸上有凋零的荷叶,如果早前两个月,盛开的粉红莲花和绿色的荷叶,会衬托的赏心悦目。

    大水缸里永远装满了水,是救火的必备物件。

    许多普通百姓家里也会备下水缸。

    张德辉躺在摇椅上,老脸上很惬意,丝毫感受不到长子心中的犹豫和苦恼。

    “父亲。”

    见到父亲的模样,张贤才忍不住叫了一声,以示他的不满。

    张德辉挥了挥手。

    旁边的管家和府里下人退走了。

    “你知道商人们最满意北平的是什么吗?”

    张贤才无法理解父亲的心思。

    “这已经火烧眉毛了,我们家和王府绑定深厚,万一王府有事,我们家怕是也逃不过。”

    这是张贤才在外奔波,最后得出的主意。

    因此他感到焦虑和后怕。

    张家有今时今日,可以说离不开王府,但是张贤才不想受牵连,他想要保住张家。

    张德辉叹了口气,为后继无人感到忧虑。

    他创办的商行里,与张薄的商行不同。

    张薄的商行有无数的股东。

    而张家的商行,是张家独掌的,有许多优秀的掌柜和管事,可最终看得是舵手。

    这份家业,长子能不能扛起来,张德辉心里有了疑问。

    这是他最羡慕燕王的地方。

    燕王后继有人,所以燕王拍拍屁股,痛快的离开了北平,出发去了应天府。

    “王府领导的中华重工,与中华重工体系,和打造的上下游产业链,死死的控制了我们商人。”

    “奇怪的是诸多商人不但不反感,反而乐于在北平投资。”

    “那些优待军籍工人,提高工资标准,提升工作环境,乃至给工人放越来越多的假。”

    “种种的措施对我们商人都是打压,都是压榨我们的利润,可你看看,为何没有商人抱怨呢。”

    张德辉询问儿子。

    张贤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这有什么干系?”

    看到不在意的长子,张德辉心中长叹。

    “你要重道,而不是只重术啊,如此短视不做长远布局,岂能带领好家业。”

    “北平的商团商行越来越多,像张薄这种天才以后也会越来越多,你啊,要时不时睁开眼看道路前方,而不是只顾埋头脚下,不顾前方景象。”

    张德辉最后教诲道:“北平有秩序,商人们要的就是这份秩序,无序的竞争,是商人们最怕的生意,因为最后没有赢家。”

    “现在啊,商人们不愿意王府倒下,相反,他们希望王府越大越好,他们的利益才会越来越大。”

    北平太强了。

    可北平又太小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

    利益永远是第一位,这不只是商人们在意的,只是商人们看起来更纯粹,更显而易见,不像权力那么深藏不漏,不易被人察觉。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