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新时代-《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开平模式可以说是他推出来的,在那些聪明人的带头下,充分发挥出了这个作用。

    开平开发基建集团总公司和当地粮票银行,各公司的负责人,各商行的东家。

    都来会见朱高炽。

    首先是粮票银行,负责人介绍第二版粮票的发行和使用情况。

    “第二版的粮票,有了更小额的票值。”

    “一里对应一文。”

    “一分对应十文。”

    “一角对应百文。”

    “一元对应千文,也就是一贯,或者是一两银子。”

    “有二十元,五十元的票额。”

    “最高票额仍然定为一百元,也就是一百两银子,十张百元粮票就是一千两。”

    “一百张是一万两,一千张就是十万两,已经足够大宗贸易使用,所以没有发行更高额的粮票。”

    朱高炽摸着新版的粮票。

    比起旧版粮票,新版的粮票材料用的特制纸张,甚至被水沾上也不会融化。

    用机器生产,高压和雕花各种技术,结合下来后,新版粮票的手感很很独特。

    在阳光照射下,会浮现精美的燕子图案。

    这些最先进机器的技术,和绝密的材料,可以说没有哪个势力可以仿造出来,杜绝了潜在的危险。

    “同时。”粮票银行的负责人,自信的接着说道:“也预示着民间充分接纳粮票,有了更小面值的需求。”

    朱高炽点点头。

    想起了在地方上见到的矿场。

    这些矿场的工人管理制度是中华重工模式,既属于商行管理,又归属于中华重工领导。

    但总体上还是不同的。

    所以朱高炽关心的问道:“这些矿场发的是粮票还是铜钱?”

    “开平地区使用的都是粮票。”

    “这些初来的人还不熟悉北平,他们领取粮票,心中会不会有顾虑,你们了解过吗?”

    朱高炽关心的问道。

    “粮票上面的粮字,让百姓使用的更放心,而且经过许久的宣传,新工人受老工人的影响,并不抗拒用粮票来发工钱。”

    粮票银行行长回答的很细致,最后笑着说道。

    “粮票在任何一家供销社都可以买到粮食,但是大宗贸易除外,需要提前告知和说明用途。”

    朱高炽没有了疑问。

    粮食。

    仍然是管控物资,只对内不对外。

    这些多余的粮食,只会用来让大明的人口增长,而不会让国外的人口增长。

    哪怕最后会浪费掉。

    不过朱高炽又想到了前番几名来到北平的日本人。

    这几名日本人得到了金州的认可,前来北平寻求帮助。

    例如在台风中,救助过金州渔政的工作人员。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

    这几名日本人的船队,甚至主动为金州的船只护航,没有趁着无人的时机,就敢打金州船只的主意。

    种种的行为令金州不可思议。

    这些日本人太忠心了。

    忠心的不可思议。

    要知道金州可是使用了大量的阉工,这种行为如果放在中国,哪怕是汉奸,他们的心里多少也会有些不舒服。

    可这些的日本人完全没有在意,甚至主动为金州解决未在意的隐患。

    他们想要从金州获得粮食,用来培养自身的队伍,加强自身的实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