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是这些普通人不知道的是,圈地运动早已经被学术界证明,不但没有促进生产力,反而是历史的倒退。 朱高炽无法改变王礼的想法,这位皇太孙一系的官员。 所以他决定拉拢眼前这些北平中下层实权官员,从现实中,做到让王礼无法落实的地步。 其实这很被动。 但是朱高炽和王府的名器,只能做到这样,必须抢在王礼落实他的政策之前,先做好预防措施。 比起当年太子一系官员,出手拿掉燕山左护卫指挥使一职,当时的朱棣根本不敢反抗。 现在的皇太孙一系,实力还没有达到这种地步,至少王府还敢反击。 朱允炆比起他的父亲朱标,两者的名望不可同日而语,差别是巨大的。 如果朱标在世,哪怕是现在的朱高炽也束手无策,需要改换当下的发展思路。 “互知丁业的目的,在当时的社会情形,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提升,恢复社会生产,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 朱高炽沉重的说道。 几位官员认真的倾听,无论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还是真的出于一片公心。 他们和中华重工绑定的太深。 例如苏观。 中华重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正是当年他的支持,他可是把冶铁所衙门所在地都给让了出去。 虽然是因为圣人下诏罢官铁的背景下做出的决定。 如果王礼打击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体系,并且形成了司法定论,那他苏观在前程上会受到牵连。 更何况他和朱高炽多年的交情,以及一些隐晦的政治利益,都迫使他无法独善其身。 朱高炽一脸的义正言辞,庄重的继续说:“中华重工发展的目的也是如此,两者并不矛盾,甚至是相同的。” “为了保证工业化在北平的持续发展,所需要面对许多的新问题,在这些问题将会遇到的冲击前,更需要部分开明官员来保护这份成果。” “为中华重工保驾护航,也是为了百姓们的幸福,更为了大明的发展,我拜托诸位了。” 几位官员连忙起身。 “小王爷言重,也请小王爷放心,在中华重工之事上,我等义不容辞。” 苏观等人保证道。 送别了几位官员,朱高炽回去了书房。 先是李学颜,后是练子宁,现在是王礼,一个比一个大的挑战,不但让朱高炽没有愤怒,反而奋进了起来。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这副大字写完,朱高炽才沉下心。 此时。 朱棣亲自来了,刚好看到了朱高炽写的字,看着这幅字,朱棣久久无言。 “老大,你去一趟大宁。” “为何?” “大宁有敌踪的消息传来,你带军去大宁巡视一趟吧,也算是增加军事上的了解。” “等我写完这篇理论。” 朱高炽没有反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