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几名工部官员第一次接触燕王世子,对燕王世子的作风非常的不习惯,但又觉得言之有物。 “蒸汽机加入到修建水闸工程中,说明了提议官员的敏锐性和主动性,应该获得高度的赞扬。” 朱高炽询问了此人的名字后,当着众人的面继续夸道。 几人很是触动。 “按照你们的计划,要修建高十尺,底部宽五十尺,墩长两百二十尺的水闸,只开关闸门所需要的力,只需要一台蒸汽机就可以满足。” “而我认为,蒸汽机能起到的作用不止于此,你们可以多请教蒸汽机工厂的技术人员,充分结合水闸技术的需求,制定更多专门作用的蒸汽机。” 几名工部官员,连忙说道:“我们在蒸汽机工厂,见到了许多没见过的,可以发挥各种作用的蒸汽机,的确大开眼界,有了许多新的想法。” 朱高炽点点头,满意的说道:“对修建水闸工程,中华重工是支持的,可以派出技术人员去当地了解。” 几名工部官员自然不会拒绝。 天下工匠都在朝廷的名单中,有名气的工匠,自然都是宝,工部官员原本是高傲的,没有把中华重工的技术水平放在眼里。 可现实令他们醒悟。 中华重工的模式下,有无数的能工巧匠,并且充满了好的想法,重要的是乐于表现出来。 “世子殿下,听说中华重工下面的工程部,建造工程的能力很强,可否派去应天府,支援水闸工程?” 有官员提议道。 朱高炽扫了那名官员一眼,无法得知此人是否有其他的主意,但是朱高炽一口否决了。 不是他不愿意出力,而是顾虑朝廷的模式。 朱元璋以农为本的国策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朱元璋打造的生产模式和朱高炽不同。 朱高炽如果要用工程部修建水闸工程的话,则是在工业体系下,宏观调控的手段。 而朱元璋用的是服役手段。 简而言之,如果朱高炽同意了官员的请求,那么朝廷可不会给工钱,而是要求服役。 在北平多年来,朱高炽好不容易才把服役的强度压到了最低,可不会走回头路。 至于说服朱元璋改变主意,朱高炽没有这个信心,也不想节外生枝,他只想老老实实守着一亩三分地夯实根基。 所以朱高炽笑道:“工程部力有未逮,勉力为之,反而于民不利,不应劳民伤财。” 听到世子的话,几名工部官员露出错愕的眼神,没想到世子会以这种理由来反对。 不过他们也不能逼着世子做出他们想要的决定,在七分满意,两分失望,一分其他的情况下,几名官员离开了中华重工。 第二日。 全体商业大会,在中华总部厂区的大会议厅隆重召开。 对于举办大会模式,中华总部厂区已经是得心应手,提前半个月调动了其余部门的人手来布置。 总部厂区的护厂队,从五百人扩充到了一千人的规模,并且没有集中。 而是在各个重要的工厂,根据工厂的重要性和规模来派遣护厂队队员。 为了保障全体商业大会的顺利,总部厂区调来了上百名护厂队队员,协助大会的秩序和布置。 几百名来自各地的商人,有的大大咧咧的穿着绸缎,有的谨慎的穿着粗布衣裳。 他们好奇的观望四周,打量周围的景致,许多人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