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些士族的后代,一个个就真的很能读书吗。 朱元璋一下子就意识到,自己的制度,好像确实存在了漏洞。 朱元璋确实聪慧,定下这个制度,一方面是想着后世子孙江山永固,一方面也是受到了历史的局限性。 而能够看到这个问题的大臣,要么被朱元璋杀了,要么就是不敢开口,或者不愿开口。 毕竟能够站在朝堂上的大臣,也算是利益共同体,怎么会去拒绝。 哪怕再差,子孙后代也是士族的身份,而不会沦落到商人平民之流。 正因为如此,朱元璋的制度就受到了大量群臣的拥护,甚至于包括那些将领们也是如此。 但是朱安知道,如今朱元璋的制度,跟身毒那边的种姓制度有什么区别。 后世的印度是什么样的,朱安哪里能不知道。 如果大明的制度永远的存在下去,那么华夏,便是第二个身毒了。 当然,这些事情,以华夏的文明传承惯性,最后都会修正,后世的大明皇帝,也会进行一些改变。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限制大臣的权力,然而明朝中后期,内阁比以往的任何丞相都更专权。 朱元璋严令太监不得干政,可是明朝后期的太监们,一个个都是牛上天的人物。 比如后期自称九千岁魏忠贤,大明第一个专权乱政的大太监王振等等。 甚至于到大明中后期的时候,他的这套制度连在位的皇帝都不在乎了。 朱元璋沉默了许久,他没想到自己呕心沥血,为了子孙后代撰写出来的制度,却存在着如此大的问题。 良久,朱元璋面色缓和,轻声问道:“大孙,你给咱说说你的看法,陛下这制度,要如何修改才行。” 说完这句话,朱元璋的心都空了,甚至有着少许的迷茫。 他面前的,是自己的大孙,是日后大明帝国的继承人。 如果是别人,直接拖出去斩了。 可是要是大孙不认可这制度,自己百年后,继承皇位的大孙,将自己的制度全部推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朱元璋也是能听取建议的人,不然也打不下偌大的江山,此刻他更想知道,大孙心中的大明,应该是怎样的。 第(3/3)页